在这个国庆与中秋“双节”叠加的假期里,全民健身热潮涌动。不少市民选择到运动场、体育馆挥洒汗水、释放压力,强健体魄、切磋技艺。2025“迎国庆・庆中秋・悦动银川”全民健身赛事系列活动以强劲势头席卷银川各大商圈,不仅让体育竞技的激情点燃了城市街头,更以“体育+”的融合模式,串联起文化、旅游、商贸等多元产业,为银川打造了一场兼具活力与烟火气的经济盛会,掀起新一轮体育消费热潮,为假日市场注入强劲动能。
运动过“十一” 快乐“不打烊”
中秋与国庆“双节”同庆,市民纷纷策划假期活动。如今,随着全民健身的氛围日渐浓厚,除了可选择游玩、购物,越来越多市民选择走出家门,投身于健身锻炼的行列,以健康、运动的方式,度过这个美好的假期。10月4日上午9时许,宁夏亲水体育中心内已是一派热闹景象。羽毛球馆的场地全部满员,球拍击球的“砰砰”声、市民的喝彩声此起彼伏;而在乒乓球馆里,中老年爱好者们组队对打,少年们则在教练指导下练习发球姿势,男女老少同场尽显运动乐趣。“我早就预约了场地,就想趁着假期好好放松锻炼。”市民王忠一边擦汗一边说,平时工作忙碌没时间运动,假期约上好友打羽毛球,既能释放压力,又能增强体质。不仅室内场馆人气高涨,户外体育空间同样备受青睐。在典农河健身步道上,跑步爱好者们沿着河岸匀速前进;亲子家庭则选择骑行,享受运动与自然结合的惬意。此外,银川市部分笼式足球场和篮球场也迎来不少居民,运动成为假期里的“新风尚”。
展开剩余84%记者走访发现,在银川,假期健身人群呈现“全龄化”特征,不同年龄段市民有着多样的运动选择。年轻人更偏爱高强度、竞技类运动,在我市一家健身房内,跑步机、动感单车等器械前几乎座无虚席,私教课、团体操课预约量较平日有一定增长;中年群体则倾向于温和的运动方式,游泳馆内,不少市民戴着泳帽、泳镜,在泳池内来回游弋,享受水中运动的舒适;老年市民则热衷于太极拳、健步走等。
新兴运动项目也成为假期健身的“新亮点”。在典农河陶然水岸码头,桨板、皮划艇等水上运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尝试。90后的桨板爱好者马玉娟说:“我本身就喜欢运动,而且桨板入门门槛较低,可玩性非常强,相比于专业度更高的皮划艇,桨板亲水性更好,可以随时进入水中享受戏水快乐,在桨板上躺平、戏水是一种不错的解压方式。”
记者了解到,为应对假期健身高峰,银川各大体育场馆提前制定服务方案,优化运营保障,同时增加保洁、安保人员,确保场馆环境整洁、秩序井然;部分场馆开通线上预约通道,实时更新场地使用情况,方便市民合理安排时间。此外,场馆还配备急救箱、饮水机等便民设施,为市民健身提供安全保障。
假期“健身热”,不仅展现了银川市民健康意识的提升,更反映出城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。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推进,越来越多的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,多样化的运动场景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健身选择,也让“运动过节”成为银川假日经济的新活力。
发展赛事经济 引燃银川消费活力
“这个假期商圈的活动很好玩,第一次体验了匹克球,晚上还能听民谣演出,这样的假期太充实了!”在悠阅城,市民李女士的感慨,道出了“双节”期间银川市民的共同体验。连日来,2025“迎国庆・庆中秋・悦动银川”全民健身赛事系列活动正在悠阅城、阅彩城、砂之船(银川)奥莱三大商圈如火如荼进行,这场以“体育+商贸+文旅”为核心的体育盛会,不仅点燃了全民运动热情,构建起消费升级与产业融合的新生态。
在跳绳挑战赛项目中,选手从幼儿园小朋友到上班一族,他们同台竞技,同享运动的快乐。在集体挑战项目中,他们如疾风骤雨,绳影翻飞,挑战极限;在花样段位挑战项目中,他们创意十足,编排精巧,动作流畅优美,将力与美完美结合。而在匹克球比赛中,专业人员现场指导,保证新手也能轻松上手,即便是第一次握拍,也能快速领略其中乐趣。活动期间,匹克球场地四周始终围聚着热情高涨的人群,有人举手机记录精彩瞬间、有人在一旁加油助威,还有人翘首以盼等待下一轮体验。原本陌生的路人因一颗小球而相识互动,商圈内久违的“烟火气”与“活力感”被彻底激活。
走进砂之船(银川)奥莱,击剑小精英们齐聚在商圈里的时尚秀场,挥剑竞技,以赛会友。本次比赛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击剑比赛与商圈文化完美融合。商场内设置了专门的比赛剑道,观众在逛街购物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浓厚的运动氛围。参赛小选手家长冯自平表示:“没想到这里一开业就能举办多个项目比赛,一定程度上聚集了人气,带动了消费,比赛之余还能逛商场,对我们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。”
“我们不只是办比赛,而是通过赛事搭建‘运动场景’,让体育成为连接商业、文化的纽带,让‘商圈赛事’从‘双节限定’变为‘日常常态’,更好释放全民健身与消费融合的潜力。”银川市体育局副局长刘彦琴介绍,本次系列活动打破了传统体育赛事“专业场馆专属”的局限,将赛场搬进商圈,无论是跳绳挑战赛、飞盘趣味赛,还是匹克球公开赛,都让体育竞技与市民日常消费场景深度绑定。这种“商圈即赛场”的模式,既降低了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门槛,让逛商圈的游客、购物的市民能随时驻足观看甚至现场参与,也为商圈带来了海量人流,形成“赛事聚人气、人气带消费”的良性循环。
记者了解到,2025“迎国庆・庆中秋・悦动银川”全民健身赛事系列活动构建起“体育+商贸+文旅”的多元内容矩阵,亮点十足且体验感拉满,不仅设置飞盘、跳绳、匹克球、击剑、羽毛球等14项体育项目,同步开启竞技比拼与趣味体验双模式,既满足运动达人对专业对抗的追求,也为亲子家庭、运动新手提供轻松上手的参与场景,真正实现全人群需求覆盖。同时,活动期间深度融合国庆主题,推出红歌快闪、民谣演绎等文化活动,通过激昂旋律唤醒家国情怀,用温情曲调传递生活诗意,以沉浸式场景将烘托节日氛围。此外,活动还突破传统模式,创新推出“赛事引流+消费赋能”的组合举措:市民凭参赛证或体验券,不仅能享受餐饮、运动服饰的专属满减优惠,还可解锁健身房免费体验课、康复理疗特惠等定制化福利。此举将体育活动的高人气、高参与度,直接转化为商圈消费的新活力,精准落地“以赛引流、以赛促销”的目标,实现活动热度与商业价值的双向共赢。
深化“体育+” 让赛事成为点燃消费活力的强大引擎
银川市体育局体育产业科相关负责人表示,国庆黄金周期间,银川市“悦动银川”系列体育活动持续升温,不仅为市民打造了“体育+消费”的假期新场景,更以实打实的成效响应国家“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”政策,为城市经济注入假日活力。
从目前来看,仅商圈赛事便吸引约千名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直接参与。随着现场观赛市民、体验人群与购物人群的叠加,三大核心商圈日均人流量预计较平日提升40%以上,带动商圈消费超 2000万元。从赛场到商场,从运动装备选购到赛后餐饮消费,“全民健身”与“全民消费”的联动效应持续释放,将赛事活动带来的“流量”转化为经济的“增量”,让国庆假期的银川充满烟火气与运动活力。
作为全国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,今年9月以来,银川市通过“国家级赛事引领、基层赛事筑基、多元场景赋能”三大路径,推动体育与产业、民生深度融合。在国家级赛事层面,举办2025全国职工半程马拉松赛(银川站)活动,赛事吸引3.2万人参赛,其中1.5万名外地选手奔赴银川,为城市带来“赛事流量”。活动进一步深化赛事与葡萄酒产业、旅游景区的联动,拓展“票根经济”——选手凭赛事门票可享受景区折扣、葡萄酒品鉴优惠等福利,实现“一场赛事带动一条产业链”,推动赛事经济从“单一办赛”向“综合提质”升级。
基层赛事则进一步激发市民的健身热情。银川市在体育场馆、社区等场所举办“闽宁一家亲”篮球邀请赛5项区域性赛事,惠及1.4万人。“在家门口就能看比赛、参与运动,这个假期过得特别充实!”市民王先生的感慨,道出了家门口的体育盛会对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作用。
推进赛事“进商圈、进景区、进街区、进场馆”是银川激发消费动能、焕发城市活力的创新之举。刘彦琴说,现代体育消费已经从“单一观赛”转向“体验式消费”,消费者更注重赛事与社交、休闲、文化等需求的整合。因此,这次系列活动,银川市创新场景载体,将体育赛事引入核心商圈,降低市民参与门槛,同时结合民谣歌会打造夜间消费场景,让运动活力延伸至夜晚,进一步丰富节日业态,助力城市品牌形象升级。“体育消费应该走出一条‘赛事IP为核心,文旅、商贸等资源为支撑’的产业融合路径,通过业态整合,延展产业链条,实现一场赛事激活一座城的。”刘彦琴说。
银川市体育局局长李银海表示,从城市价值来看,这场全民健身赛事不仅是一次短期的消费热潮,更成为银川塑造城市品牌、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载体。一方面,赛事通过线上及社交媒体话题传播,让“健康银川”“活力银川”的城市形象走向全国,吸引更多人关注银川的城市魅力。另一方面,全民参与的赛事形式强化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,而体育与多产业的融合实践,也为银川探索“体育赋能城市经济”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今后,银川市将持续紧扣“悦动银川”主题,不断深化“商文旅农体酒”融合力度,常态化举办体育赛事“进商圈、进景区、进街区、进场馆”系列活动,不断提升赛事品牌与品质,让体育赛事成为点燃城市消费活力的强大引擎。
文章来源: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
发布于:北京市益通网配资-杭州配资-配资交易平台-配资平台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